【統一投信】第三季抗震標的 投資級企業債、多重資產型基金 2019/08/02 統一投信債券部副總張俊逸表示,7月23日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測至3.2%,是2010年經濟復甦以來最低,且已連續4個季度下調,主要原因是中美等國的摩擦,導致全球貿易量下降。預估經濟下行最差情況將出現在未來一年(2019/Q3~2020/Q2),隨後回復成長,2020年增長率回升至3.5%。值得留意是,此波景氣走弱,將有明顯個別差異,新興國家回到成長軌道的時點會早於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歐美地區的消費與服務業明顯好於製造業。 未來一季全球資本市場重要影響因素包括,企業財報仍是市場關注焦點,四分之一的標普500成份公司公佈第二季業績,逾七成優於預期,投資人對風險性資產偏好持續增溫,不過,即使股市續漲,也要採取選股不選市、汰弱留強策略;多家科技巨擘面臨主管機關監管壓力,可能導致以科技成長股為主的美股面臨價格調整風險;全球央行的降息潮流,使得國際資金在各國快速移動,需留意匯市穩定度將隨之下降。 由於貿易戰和英國脫歐等政治風險,全球企業正減少投資,主要國家和地區面臨同時減速的風險。基於預防經濟快速下行,聯準會近期言論偏鴿派,再加上主要新興國家陸續降息且預估後續還有1碼到4碼不等的空間,全球低利率將維持更長一段時間,針對想要追求收益又想兼顧避險需求的投資人,第三季相對抗震標的,建議可以布局美元或歐元投資級債券、新興市場企業債、多重資產基金等。 觀察基本面變化,儘管今年來歐美製造業持續低迷,但消費與服務業仍穩定成長,景氣弱化並非全面,而是具有產業差異。美國製造業連續兩季下滑,7月Markit製造業指數下降至50景氣榮枯臨界點,2019年底前可能持續走弱,於2020年第一季回升;相對的,美國7月服務業指數上升至52.2,優於分析師預期。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歐洲,歐元區7月製造業指數初值46.4,低於市場預期且已連續6個月低於枯榮線,服務業指數則仍有53.3的強勁表現。 由於已開發國家的民間消費在經濟結構占比逾6成以上,只要消費與就業市場數據未出現快速下滑,則景氣趨勢只是成長放緩,衰退機率不大。假若年底前美國與中國能達到貿易協定,中國經濟將反彈,就有機會連帶止住全球景氣下降趨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由於高收益債券之信用評等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甚高,故基金可能會因利率上升、市場流動性下降,或債券發行機構違約不支付本金、利息或破產而蒙受虧損。基金不適合無法承擔相關風險之投資人。本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本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中。投資人可至本公司及基金銷售機構索取公開說明書或簡式公開說明書,或至本公司網站https://www.ezmoney.com.tw或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mops.twse.com.tw自行下載。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基金的配息可能由基金的收益或本金中支付。任何涉及由本金支出的部份,可能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本基金配息前未先扣除應負擔之相關費用。基金配息組成項目請至本公司網站查詢。 部份基金主要投資於新興市場國家之公司債券或高收益債券,可能產生之風險包括流動性不足風險、市場風險(含政治、利率、匯率等)、債券發行人違約之信用風險等風險,或可能因受益人大量買回,致延遲給付買回價款,遇前述風險時,基金之淨資產價值可能因此產生波動。部份基金投資地區包含大陸地區,可能因產業循環或非經濟因素導致價格劇烈波動,或市場機制不如已開發市場健全,而產生流動性不足風險,對基金報酬產生直接或間接之影響。部份基金可投資於美國144A債券,該債券較可能發生流動性不足,財務訊息不完整而導致波動較大之風險。統一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統一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與統一全球動態多重資產基金適合能承受較高風險之非保守型投資人,由於基金主要投資於新興市場國家之公司債券或高收益債券,故投資人投資本基金不宜占其投資組合過高之比重。 基金無受存款保險、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投資本基金可能發生部分或本金之損失,最大損失為全部投資之金額,投資人須自負盈虧。關於「金融消費者對該金融商品(或服務)之權利行使、變更、解除及終止」、「金融消費者對該金融商品(或服務)之重要權利、義務及責任」、「金融消費者應負擔之費用(及違約金)」以及「基金可能涉及之風險資訊」,請詳閱本基金公開說明書「買回受益憑證」、「受益人之權利及費用負擔」、「基金之資訊揭露」及「投資風險之揭露」等章節。就經理公司所提供之金融商品或服務所生紛爭投資人應先向經理公司提出申訴,若30日內未獲回覆或投資人不滿意處理結果得於60日內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評議。評議中心網址:http://www.foi.org.tw 。 附註: 註1: 未經合法授權,請勿翻載,本站內容僅供參考,本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註2: 投資人若依此以為買賣依據,須自負盈虧之責。 註3: 與本網站有關一切糾紛與法律問題,均依中華民國相關法令解釋及適用之。